哈尔滨辰能·溪树庭院住宅建筑项目竣工于2013年,是国内知名的住宅被动房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117号,引用了国际先进的德国被动房建设技术,与国内多家被动房建材厂家合作建造而成,建筑面积约为54万㎡,其中二期工程B4为“被动式低能耗住宅”,建筑面积为7775㎡,共11层,设置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两户。
建筑类型: | 普通居住建筑 | 供暖空调面积: | 7775 ㎡ |
建筑面积: | 7775 ㎡ | 建筑层数: | 地上11层/地下1层 |
气候区: | 严寒 | 单位面积造价: | --- |
窗墙比: | --- | 同类建筑造价: | --- |
体型系数: | 0.29 | 竣工年份: | 2013 |
技术指标 | 设计值 | 标准值 | 实测值 |
屋面传热系数(W/㎡K) | 0.1 | --- | 0.16 |
外墙传热系数(W/㎡K) | 0.1 | --- | 0.14 |
外窗传热系数(W/㎡K) | 0.8 | --- | 0.8 |
外窗太阳得热系数SHGC | 0.42 | --- | --- |
气密性(n50/h) | 0.6 | --- | 0.6 |
遮阳系数 | --- | --- | --- |
技术指标 | 设计值 | 标准值 | 实测值 |
单位面积供热负荷(W/㎡) | 10 | --- | --- |
单位面积供冷负荷 (W/㎡) | 10 | --- | --- |
单位面积年热需求(kWh/㎡a) | 17.55 | --- | --- |
单位面积年冷需求(kWh/㎡a) | 10.85 | --- | --- |
终端电耗(kWh/㎡a) | --- | --- | --- |
一次能源消耗总量(kWh/㎡a) | 120 | --- | --- |
建筑能耗统计: |
被动技术 | 主动技术 |
自然采光 | 高效照明 |
自然通风 | 节能电器 |
遮阳 | 机械通风热回收 |
光导技术 | 热水热回收 |
地道风 | 置换通风 |
储热 | 辐射供冷/暖 |
被动式得热 | 空气源热泵 |
绿植 | 水源/地源热泵 |
采用鸿盛EPS模块双层150mm厚作为外墙外保温材料,材料密度30kg/m³,将工厂标准化生产的各种EPS模块与钢结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有机结合,实现了保温与模板一体化和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经过计算,示范项目外墙保温厚度为300mm石墨EPS保温板板,U值为0.030W/(㎡·K) ,墙体U值为0.13W/(㎡·K)。 示范项目采用单框双层双Low-E铝包木窗,U值仅为0.8W/(m2·K)。外窗悬式安装,整窗用镀锌铁件外悬于结构主体之外,最大限度减少热桥。 被动房气密性要求n50≤0.6次/h,为此项要求,设计时在窗口增加密封带设计,在电源插座等位置以及安全门锁点及门周围做密封处理。
本项目采用的可再生能源为地源热泵系统,在车库混凝土底板以下埋设地源井,井深120米,井间距6米,冬季提取土壤热作为车库采暖的热源,夏季提取土壤的冷作为住宅的冷源,以达到冬夏季土壤热性能的平衡。
地源热泵系统: 土壤源是最清洁、最生态的能源之一,该项目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系统。冬季把地热能中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地下车库内采暖;夏季,通过地源的双U管土壤换热器,换取地下低温冷源,利用天棚低温辐射进行室内制冷。
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率达72%。利用新风系统、热回收效率为77.5%。该项目优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使得建筑能耗不高于节能标准规定的80%,降低了建筑能耗。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该项目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集中空调系统冷源和采暖系统部分热源。
“辰能·溪树庭院”所属的严寒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供暖期长达半年,推广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在采暖期可节约上万吨标准煤,因此,无论在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