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新城一期位于高碑店高铁站附近,由北京西站发车的高铁,仅需30分钟即达,出高铁站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项目选址与主城由 112国道连接,出行交通极其便利,周边规划卫星城 CBD,是未来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的新城中心。列车新城项目总用地面积31万平方米,其中一期用地面积约13.4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33.6万平米,园区内除了商业配套以外,36栋住宅及1所幼儿园约37万平米全部按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设计。该项目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性能中心提供全过程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咨询服务,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得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设计标识及德国被动房研究所设计阶段预认证。
建筑类型: | 高层居住建筑 | 供暖空调面积: | 336000 ㎡ |
建筑面积: | 336000 ㎡ | 建筑层数: | --- |
气候区: | 寒冷 | 单位面积造价: | --- |
窗墙比: | --- | 同类建筑造价: | --- |
体型系数: | --- | 竣工年份: | 2019 |
技术指标 | 设计值 | 标准值 | 实测值 |
屋面传热系数(W/㎡K) | 0.15 | --- | --- |
外墙传热系数(W/㎡K) | 0.15 | --- | --- |
外窗传热系数(W/㎡K) | 0.8 | --- | --- |
外窗太阳得热系数SHGC | 0.5 | --- | --- |
气密性(n50/h) | 0.6 | --- | --- |
遮阳系数 | 0.3 | --- | --- |
技术指标 | 设计值 | 标准值 | 实测值 |
单位面积供热负荷(W/㎡) | --- | --- | --- |
单位面积供冷负荷 (W/㎡) | --- | --- | --- |
单位面积年热需求(kWh/㎡a) | --- | --- | --- |
单位面积年冷需求(kWh/㎡a) | --- | --- | --- |
终端电耗(kWh/㎡a) | --- | --- | --- |
一次能源消耗总量(kWh/㎡a) | --- | --- | --- |
建筑能耗统计: |
被动技术 | 主动技术 |
自然采光 | 高效照明 |
自然通风 | 节能电器 |
遮阳 | 机械通风热回收 |
光导技术 | 热水热回收 |
地道风 | 置换通风 |
储热 | 辐射供冷/暖 |
被动式得热 | 空气源热泵 |
绿植 | 水源/地源热泵 |
本项目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同时满足河北省超低能耗标准,即以能耗指标目标为导向,严格控制体形系数、窗墙比,经多参数敏感性分析比较,在外窗性能、新风热回收效率、气密性、无热桥设计等环节均达到较优的情况下,最终确定了外围护结构保温材料及厚度。根据楼层高度、建筑功能及体形系数的不同,建筑单体的保温厚度也不尽相同。外墙采用石墨聚苯板或岩棉板作为外保温材料,厚度在200mm~350mm不等,屋面保温材料以挤塑聚苯板为主,厚度在200mm~350mm不等。 外窗均采用铝包木三玻两腔中空玻璃窗。玻璃为5low-e+16Ar+5low-e+16Ar+5,间隔系统为暖边。窗户开启扇的开启方式为内平开(可斜开)。 整窗传热系数设计值为0.8W/㎡k。 外窗安装节点按照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导则原则设计,由具有被动式建筑应用经验的系统门窗厂家负责制造和安装。
本项目洋房和合院采用了分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壁挂或屋顶布置平板式集热器,设置集中热水箱,在水箱换热后的热水供应到各户,不足时用电加热补充。 住宅下跃的地下一层,均设置了采光井及下沉式庭院以尽可能利用自然光满足室内采光和照明需求,减少了室内照明耗电量。
项目新风量按照30m³/(h*p)设计。新风系统采用全热回收装置,显热交换效率不低于75%,热回收机组风机耗功率不大于0.45W/(m³/h)。设置新风预热,预热方式为电加热。设置高效率空气净化装置,送风设置过滤等级为F7 的过滤装置。 住宅项目采用“新风+制冷制热”一体设备,一户一套设备的方式给建筑室内供冷供热,末端采用尽可能简短的管路布置和最优化的气流组织。 幼儿园儿童活动室寝室采用分体空调制冷,其他空调区域采用变频多联机制冷;冬季采暖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供回水温度为55℃/45℃,热源为燃气壁挂炉,设置在燃气壁挂炉间。地暖分集水器均设置自动温控阀,确保温度恒定及节约能源。采暖系统循环水泵耗电输热比为0.003,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暂无能耗数据分析数据
通过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和高效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应用,经模拟分析计算,本项目全面满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指标要求。项目不采用市政供暖,利用高效新风+冷热一体机系统;充分太阳能和天然采光,根据不同体形系数、窗墙比、遮挡因素、采用不同的围护结构保温做法;所有穿墙管道、管线、节点均进行详细的节点设计,对热桥、气密性防水进行了精细化处理。室内户型设计南北通透,进深小,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自然通风;送风管道精心布置,根据最优化的气流组织布置风口。该项目为目前全球最大体量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园区,它承载了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的发展成果,体现了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先进水平。项目的建成将为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大面积推广提供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