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AL培训基地培训功能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部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技术创新园区南侧,培训功能区规划为一、二、三、四号地块。本项目位于一号地块西端,包含演示中心和综合楼两栋建筑,南邻平昌路,西侧为城市主干道横山路,东侧为万欣路。 演示中心总建筑面积:1.28万平米,全部为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面积。建筑层数:地上6层;建筑高度23.9m(建筑高度为室外地面到屋面面层高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耐久年限为50年。项目定位:未来21世纪智慧城市的缩影,是整个地块的核心建筑;集产、科、研于一体的科技孵化器。
建筑类型: | 办公楼 | 供暖空调面积: | 12800 ㎡ |
建筑面积: | 12800 ㎡ | 建筑层数: | 6层 |
气候区: | 夏热冬冷 | 单位面积造价: | --- |
窗墙比: | 0.4 | 同类建筑造价: | --- |
体型系数: | 0.13 | 竣工年份: | 2020 |
技术指标 | 设计值 | 标准值 | 实测值 |
屋面传热系数(W/㎡K) | 0.20 | 0.50 | --- |
外墙传热系数(W/㎡K) | 0.20 | 0.60 | --- |
外窗传热系数(W/㎡K) | 1.2 | 2.60 | --- |
外窗太阳得热系数SHGC | 0.3 | 0.44 | --- |
气密性(n50/h) | 0.6 | --- | --- |
遮阳系数 | --- | --- | --- |
技术指标 | 设计值 | 标准值 | 实测值 |
单位面积供热负荷(W/㎡) | 10.9 | --- | --- |
单位面积供冷负荷 (W/㎡) | 55.6 | --- | --- |
单位面积年热需求(kWh/㎡a) | 5.5 | --- | --- |
单位面积年冷需求(kWh/㎡a) | 55.0 | --- | --- |
终端电耗(kWh/㎡a) | 40.0 | --- | --- |
一次能源消耗总量(kWh/㎡a) | 120 | --- | --- |
建筑能耗统计: 供热/供冷,照明 |
被动技术 | 主动技术 |
自然采光 | 高效照明 |
自然通风 | 节能电器 |
遮阳 | 机械通风热回收 |
光导技术 | 热水热回收 |
地道风 | 置换通风 |
储热 | 辐射供冷/暖 |
被动式得热 | 空气源热泵 |
绿植 | 水源/地源热泵 |
屋面: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00mm XPS保温板, K≤0.20W/m2K。 外墙:煤矸石烧结砖或使用工业废弃物制备的轻质砌块,+100mm岩棉保温板(ρ=80-200),K≤0.20W/m2K。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板:水泥基保温砂浆+岩棉保温板,厚度30mm, ,K≤0.32W/m2K。 外窗及外门均采用被动式门窗。外窗使用铝合金和外铝内木窗,窗户开启扇的开启方式为内平开。玻璃为三玻两腔5+12+5+12+5双银Low-E(两层Low-E膜分别位于玻璃室内侧空腔的两壁)玻璃,间隔系统为暖边。 外窗框传热系数Uf=1.2 W/m2K,玻璃传热系数Ug=1.0 W/m2K,玻璃SHGC=0.3,幕墙传热系数Uw在1.0 W/m2K到1.5 W/m2K之间。 外门传热系数Ud=1.2 W/m2K,户门传热系数Ud=1.8 W/m2K。 外门窗产品的气密性等级为8级、水密性等级为6级、抗风压性能等级为9级,均满足国家标准。
本楼与综合楼共用冷热源站,位于综合楼地下一层,并利用热泵余热与屋顶太阳能结合提供综合楼生活热水。 本项目位于夏热冬冷气候区,无新风预热装置。新风量按照30m3/(hp)设计。设置中高效空气净化装置,送风设置过滤等级为F5的过滤装置。 系统采用专利技术,实现全热回收的同时可用于低能耗除湿,设备热回收焓效率为>75%,热回收机组单位风量耗功率为0.35W/(m3/h)。新风机组可根据室内外温湿度和CO2情况,变频调速,自动运行在最大新风比和部分新风工况。
暂无能耗数据分析数据
气候区:项目地处夏热冬冷气候区,不能照搬德国现有指标和技术体系,项目通过参数化设计方法进行被动式建筑性能参数分析。 建筑类型:本建筑为公共建筑,用于培训和办公,国内现有类似公共建筑的技术体系还不成熟,本项目通过试验研究,探索公共建筑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路线。 预算:项目执行严格的限价设计,对于探索有限成本下实现被动式超低能耗目标而言具有创新性。 被动式建筑设计:本项目创新地设置了室外环境过渡空间,并对冬季、夏季、过渡季的被动式建筑性能进行了分析,是被动式建筑设计的优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