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未来科学城展示中心(ID:69)

项目简介

未来科学城展示中心建设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东部,城市客厅A象限的核心部位,南临定泗路,东临鲁曈西路,项目是北京未来科学城的综合展示中心。建筑方案简介优美,具有现代感。项目由北京未来科学城置地有限公司开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近零能耗建筑咨询、绿色建筑咨询认证及健康建筑咨询认证服务。 规划总用地面积:1.1公顷,总建筑面积:2678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3583平方米;地上3层(局部夹层),地下2层。 展示中心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技术措施。在满足未来科学城高标准建设要求的同时,还增加了创新技术提升建筑品质。项目目标是在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方面,成为北京市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项目基本信息

建筑类型: 其他 供暖空调面积: 19884 ㎡
建筑面积: 26783 ㎡ 建筑层数: 地上3层(局部夹层),地下2层。
气候区: --- 单位面积造价: ---
窗墙比: --- 同类建筑造价: ---
体型系数: 0.20 竣工年份: 2021

公众日信息

  • 开放日期: 暂无数据
  • 详细地址: 北京市未来科学城
  • 联系人: 暂无数据
  • 联系人电话: 暂无数据
  • 联系人邮箱: 暂无数据

围护结构指标

技术指标 设计值 标准值 实测值
屋面传热系数(W/㎡K) 0.18 0.40 ---
外墙传热系数(W/㎡K) 0.22 0.50 ---
外窗传热系数(W/㎡K) 1.0 2.7 ---
外窗太阳得热系数SHGC 0.5 0.52 ---
气密性(n50/h) 0.5 --- ---
遮阳系数 0.3 --- ---

能耗指标

技术指标 设计值 标准值 实测值
单位面积供热负荷(W/㎡) 25.78 --- ---
单位面积供冷负荷 (W/㎡) 52.30 --- ---
单位面积年热需求(kWh/㎡a) 12.12 --- ---
单位面积年冷需求(kWh/㎡a) 22.86 --- ---
终端电耗(kWh/㎡a) 22 --- ---
一次能源消耗总量(kWh/㎡a) 65.21 --- ---
建筑能耗统计: 供热/供冷,照明

节能技术应用

被动技术 主动技术
自然采光 高效照明
自然通风 节能电器
遮阳 机械通风热回收
光导技术 热水热回收
地道风 置换通风
储热 辐射供冷/暖
被动式得热 空气源热泵
绿植 水源/地源热泵

高性能围护结构

基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各热工(外墙、地面、屋面,外门窗等)参数指标通过建筑负荷模拟计算确定范围,应用基于性能化的设计分析方法和经济分析,确定最佳技术方案。 通过建筑热工敏感性分析,参考《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及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要求,最终确定外墙K值为0.22W/(㎡·K),屋面K值0.18W/(㎡·K),外门K值为1.0 W/(㎡·K);建筑外墙采用岩棉保温,岩棉厚度160mm,屋面采用260mm岩棉保温,地下部分采用挤塑聚苯板外保温。

可再生能源利用

地埋管系统采用深度为110m、直径为150mm的双U型地埋管。参照项目的热物性试验报告,每延米井深吸热量取值为36W/m,每延米井深放热量取值为55W/m。 经过综合计算,屋面可敷设光伏的面积约为2500m2。采用单晶硅光伏组件和FS薄膜光伏组件。

冷热源系统

以展示中心最不利工况设置冷热源装机容量,空调总冷负荷为 1534kW,供暖总热负荷为 881kW。夏季采用地源热泵+水蓄冷的方式供冷,冬季采用地源热泵供暖,机组台数控制及IPLV选择均充分考虑小负荷情况下的高效运行。 1) 制冷机房 制冷机房设于地下一层,包括地源热泵冷水机组、空调用地源侧循环泵、空调用户侧循环冷热水泵、水蓄冷蓄冷循环泵、蓄冷侧冷水循环泵、释冷侧冷水循环泵、冷却水泵、热交换器 等设备。 2) 水蓄冷装置 本项目水蓄冷系统欲制取 4℃的冷冻水储存在 700m³的消防水池中,可储存冷量约 3900kW,在夏季夜间电价低谷时段,开启地源热泵机组进行蓄冷。白天,在尖、高峰时段优先使用消防水池释冷,随着冷负荷需求的增大,释冷量不能满足负荷需求时,开启地源热泵机组进行供冷。系统夏季典型设计日运行策略如下图所示,建议消防水池形状尽量方正,水池液位高度不低于 5m,更有利于蓄冷及取冷。

能耗数据分析

暂无能耗数据分析数据

项目影响

展示中心在设计过程中,设定目标为探索近零能耗建筑,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三星级健康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充分考虑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技术措施。在满足未来科学城高标准建设要求的同时,还增加了创新技术提升建筑品质。项目目标是在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方面,成为北京市的标志性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