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茂绿创中心(ID:63)

项目简介

金茂绿创中心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乡,西至来广营村四号路,北至来广营中街,南临B3-3中小学合校用地,东临B3-1二类居住用地。本项目地上7层,地下2层,规划用地面积2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05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项目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项目目标定位为中国金茂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基地,被动式超低能耗是本项目的核心目标。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市最大的被动式公共建筑之一。项目认证目标为: 1)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认证,以及项目内打造“近零能耗”展示样板间; 2)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

项目基本信息

建筑类型: 其他 供暖空调面积: ---
建筑面积: 9800 ㎡ 建筑层数: 7
气候区: 寒冷 单位面积造价: ---
窗墙比: 0.3 同类建筑造价: ---
体型系数: 0.16 竣工年份: 2018

公众日信息

  • 开放日期: 暂无数据
  • 详细地址: 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4号院
  • 联系人: 暂无数据
  • 联系人电话: 暂无数据
  • 联系人邮箱: 暂无数据

围护结构指标

技术指标 设计值 标准值 实测值
屋面传热系数(W/㎡K) 0.175 --- ---
外墙传热系数(W/㎡K) 0.19 --- ---
外窗传热系数(W/㎡K) 1.0 --- ---
外窗太阳得热系数SHGC 0.4 --- ---
气密性(n50/h) 0.6 --- ---
遮阳系数 0.2 --- ---

能耗指标

技术指标 设计值 标准值 实测值
单位面积供热负荷(W/㎡) --- --- ---
单位面积供冷负荷 (W/㎡) --- --- ---
单位面积年热需求(kWh/㎡a) 12 --- ---
单位面积年冷需求(kWh/㎡a) 38 --- ---
终端电耗(kWh/㎡a) --- --- ---
一次能源消耗总量(kWh/㎡a) 37.79 --- ---
建筑能耗统计: 供热/供冷,照明

节能技术应用

被动技术 主动技术
自然采光 高效照明
自然通风 节能电器
遮阳 机械通风热回收
光导技术 热水热回收
地道风 置换通风
储热 辐射供冷/暖
被动式得热 空气源热泵
绿植 水源/地源热泵

高性能围护结构

本项目外墙和屋面创新性的采用导热系数为0.006~0.008 W/mK的真空绝热板及导热系数为0.040 W/mK的岩棉保温板的复合保温系统。 I. 外墙节点大样及做法 该项目建筑外墙构造外保温薄抹灰系统,构造包括内抹灰层、砌块砖墙、岩棉保温层(导热系数0.040W/mK,厚度55mm)、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0.008W/mK,厚度30mm)、外抹灰层、面层,传热系数:0.195W/m2K。在外墙保温层外侧,设有装饰幕墙。 II. 屋面及女儿墙节点大样和做法 屋面采用XPS保温板和真空绝热板的复合保温体系,传热系数不大于0.175W/m2K 保温层与屋面结构层之间设置隔汽层,保温层与室外环境之间设置防水层。 III. 架空或外挑楼板大样及做法 在外挑部分沿挑出方向包真空绝热板保温,保温随外挑长度逐渐降低厚度,靠近连接部分的保温厚度不小于0.25W/m2K。 外窗及外门均采用被动式门窗。外窗使用铝合金窗,窗户开启扇的开启方式为内开内倒。窗框为大空腔断桥铝合金窗框,玻璃为三玻两腔5LowE+12AR+5LowE+16AR+5LowE暖边钢化中空玻璃。

可再生能源利用

项目采用光伏发电和光导照明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 1) 本项目零能耗建筑体验馆全部采用光伏发电系统供电;同时考虑太阳光照条件差的时段及夜间用电的需求,采用储能蓄电池辅助供电,光伏系统发电量占项目总用电量的比例达到9%; 2) 结合本项目情况,在地下一层南侧走廊设置12盏光导纤维灯,相应首层南侧室外绿化区域设2套追踪器;

冷热源系统

屋顶设置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冷热源空调系统分南北两区,合理分配符合,提升系统综合效率。 末端采用节能高效的嵌入式风盘,在满足热舒适性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能耗。 空调系统主要节能措施  末端主要采用辐射空调系统,减少室内风机运行噪音与能耗。  采用高效空气源热泵机组和高效热回收新风机组。  换热机组采用变频水泵,根据末端压力进行调节。  风机、水泵等选型时均处于设备高效区。  根据各功能分区及使用特点,能量单独计量。  室内局部房间采用风机盘管补充供冷供热,风机盘管温控器具有联网功能,接入BA系统。

能耗数据分析

由于以被动式技术为核心的八大技术体系的使用,该被动式建筑全年运行能耗显著降低。根据模拟计算,该建筑能耗可较国家现行节能标准降低60%以上。该项目每年节约电能约100kWh/㎡,全年可节约能源费用约130万元。

项目影响

气候区:项目地处寒冷气候区,通过参数化设计方法进行超低能耗建筑性能参数分析。 建筑类型:本建筑为公共建筑中的商业办公混合型建筑,国内现有类似公共建筑的技术体系还不成熟,本项目通过试验研究,在北京探索公共建筑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路线。 预算:项目执行严格的限价设计,对于探索有限成本下实现超低能耗目标而言具有创新性。 设计:本项目创新地设置了复合保温系统。新风双冷源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系统能效,本项目是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优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