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ID:6)

项目简介

青岛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项目地处青岛市黄岛区,建设方为青岛被动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块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中德生态园内,西邻生态园36号线,北邻生态园7号线。建筑为高层二类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功能为办公和展示。 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84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68.6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187.1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581.45平方米。地上5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26.85米。 项目所在建筑群总体规划考虑了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并且营造了适宜的微气候。建筑坐北朝南,夏季和过渡季能够有效利用自然通风。通过对建筑周边景观绿植的精心设计,有效降低了建筑之间行人区局部风速的放大系数,避免了冬季行人冷风吹风感,同时在夏季形成绿树成荫的舒适区域。 建筑单体室内平面布局充分考虑的对自然通风的有效利用,门窗和幕墙设置合理,便于室内形成穿堂风,从而有效降低夏季和过渡季的空调能耗。

项目基本信息

建筑类型: 办公楼 供暖空调面积: 13768.6 ㎡
建筑面积: 13769 ㎡ 建筑层数: 地上 5 层/地下 2 层
气候区: 寒冷 单位面积造价: 7500 元/㎡
窗墙比: --- 同类建筑造价: 6300 元/㎡
体型系数: 0.17 竣工年份: 2016

公众日信息

  • 开放日期: 暂无数据
  • 详细地址: 青岛市黄岛区
  • 联系人: 暂无数据
  • 联系人电话: 暂无数据
  • 联系人邮箱: 暂无数据

围护结构指标

技术指标 设计值 标准值 实测值
屋面传热系数(W/㎡K) 0.12 0.55 ---
外墙传热系数(W/㎡K) 0.17 0.6 ---
外窗传热系数(W/㎡K) 0.8 3.0 ---
外窗太阳得热系数SHGC 0.6 0.7 ---
气密性(n50/h) 0.4 --- ---
遮阳系数 --- --- ---

能耗指标

技术指标 设计值 标准值 实测值
单位面积供热负荷(W/㎡) 10 80 ---
单位面积供冷负荷 (W/㎡) 9 100 ---
单位面积年热需求(kWh/㎡a) 12 60 ---
单位面积年冷需求(kWh/㎡a) 22 110 ---
终端电耗(kWh/㎡a) --- --- ---
一次能源消耗总量(kWh/㎡a) 60 260 ---
建筑能耗统计: 供热/供冷,照明

节能技术应用

被动技术 主动技术
自然采光 高效照明
自然通风 节能电器
遮阳 机械通风热回收
光导技术 热水热回收
地道风 置换通风
储热 辐射供冷/暖
被动式得热 空气源热泵
绿植 水源/地源热泵

高性能围护结构

外墙采用250mm厚,耐火等级A级,导热系数为0.035的岩棉保温板。传热系数:外墙:0.17 W/m2K 屋面:0.12 W/m2K 架空或外挑楼板:0.19 W/m2K,铝包木(外铝内木)三玻两中空Lew-E玻璃窗,u值0.8 W/㎡K,全面高于国家现行标准,对接欧洲最先进的性能指标。 建筑设计施工图中明确标注气密层的位置,气密层连续,并包围整个外围护结构。采用简洁的造型和节点设计,减少或避免出现气密性难以处理的节点。选用气密性等级高的外门窗。选择抹灰层、硬质的材料板(如密度板、石材)、气密性薄膜等构成气密层。选择适用的气密性材料做节点气密性处理,如紧实完整的混凝土、气密性薄膜、专用膨胀密封条、专用气密性处理涂料等材料。对门洞、窗洞、电气接线盒、管线贯穿处等易发生气密性问题的部位,进行节点设计。项目的气密封施工完成后进行单独验收,且后续气密部位施工时需监理旁站。项目气密性检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担完成,实测N50≤0.5。

可再生能源利用

太阳能集热器+冷凝余热。在屋顶布置有太阳能光热系统。地下机房内采用热泵机组为热回收型,可以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 在中德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和主楼屋面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52kWp,实际运行年发电4.46万度。

冷热源系统

青岛夏季炎热潮湿,本项目尽量挖掘不同负荷类型对能源品位的要求,利用低品位冷源提供夏季供冷和除湿,利用低品位热源提供冬季供暖。采用双冷源系统,低温水除湿,高温水提供显热负荷,提高冷机效率,降低系统能耗。 采用新型双热回收除湿系统,使用自换热的创新设计,仅使用低温水提供除湿部分的冷量,在降低低温除湿用冷水需求的同时,实现自再热,提高送风温度,降低系统能耗,热回收焓效率大于85%。 采用新风驱动的无动力冷梁,提供末端显热负荷。末端不设置风机,避免冷却水造成的发霉、细菌滋生等安全隐患;提高末端夏季供水温度(16℃),降低冬季供水温度(35℃),提高土壤源热泵效率,降低能源品位要求。末端大幅降低噪声,降低风速,改善末端声音环境和气流组织,提升舒适度水平。 暖通空调输配系统偏高是常见问题,本项目采用超低阻力暖通空调输配系统设计,水系统比摩阻尽量控制在小于50Pa/m,通过阀门种类和细化水力管线三通及弯头的设计和工程细节,大幅降低系统输配阻力,设计运行中,机房部分阻力降低小于1mH2O,运行效果良好。

能耗数据分析

项目建成后进行了全面的能源和环境监控,供暖、空调和照明年平均能耗仅为23.85kWh/㎡,远低于同类建筑能耗水平。总能耗中暖通空调比例为63%,插座用电6%,照明用电11%,其余用电20%,暖通空调用电和照明用电是公共用电的主要部分。室内各项环境指标均在舒适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室内环境水平。

项目影响

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项目是李克强总理和默克尔总理见证签署的中德被动房合作重点项目,项目设计及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咨询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德国ROA事务所合作完成,项目获得德国被动房认证及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认证以及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成为亚洲体量最大、功能最复杂的通过德国PHI权威认证的单体被动式建筑。是国内最具示范效应的被动房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住建部、山东省领导多次到访,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多个主流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建成以来,参观人数突破5000人,有力地推动了超低能耗建筑在中国的发展。